西安植物園于2019年新設立了一個專類園,珍稀瀕危園,主要用于秦嶺及陜西珍稀瀕危植物引種與展示,為珍稀瀕危植物致瀕機理研究和人工擴繁工作提供支持。珍稀瀕危園位于植物園東南部,一期建設面積約33畝,珍稀瀕危植物定植工作已于2021年春天展開。目前已定植的珍稀瀕危植物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.,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連香樹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. & Zucc.,陜西省地方重點保護植物白辛樹 Pterostyrax psilophyllus Diels ex Perkins等,中國紅色植物名錄瀕危(EN)物種陜西羽葉報春 Primula filchnerae Knuth等。
園區工作人員在定植和管護過程中,發現部分珍稀瀕危植物已進入花期,正在綻放,具體包括珙桐,連香樹及白辛樹等。
一、珙桐
珙桐為藍果樹科珙桐屬的唯一種類,珙桐屬為中國特有屬,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,秦嶺是其自然分布的北界。1871年法國來華傳教士譚衛道(Armand David,又稱大衛神父)在我國四川西部地區采集到的這種開花形似白鴿的植物的標本,送回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,經植物學家亨利·歐內斯特·拜倫(Henri Ernest Baillon)研究后發表為一個新屬,即珙桐屬Davidia,為致敬模式標本采集人譚衛道,新屬的名稱用了他的名字David。珙桐為落葉大喬木,高可達20米,樹皮常有薄片剝落。寬卵形的單葉互生,葉緣有粗鋸齒?;ň奂梢粋€球形的頭狀花序,花序基部有2枚白色的大苞片,自然垂落,遠觀形似展翅飛翔的白鴿,因此珙桐也被稱作鴿子樹。珙桐被發現以后,廣泛引種至歐美各國,發展至今成為了各國人民甚為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,在我國珙桐也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。
西安植物園在新園區建設過程中即開展了珙桐的引種工作,經過多年的努力,一只只“白鴿”在枝頭綻放,供游人欣賞。
二、連香樹
連香樹為連香樹科連香樹屬的成員,連香樹科為東亞特有科,其所包含的兩種連香樹均為新近紀孑遺植物,堪稱植物界的活化石。連香樹葉片近圓形,邊緣有圓鈍鋸齒,對生于枝條上,有長短枝之分,長枝伸長,節間明顯,短枝則葉片聚集,近似簇生。連香樹為雌雄異株植物,結實率較低,天然更新困難,同時早年砍伐森林也對其造成了破壞。目前已有多個自然保護區對其進行了就地保護,而國內包括西安植物園在內的多家植物園也對其進行了遷地保護。連香樹生長較慢,但在適宜的條件下可長至40米高,是非常優秀的園林綠化植物,為保護野生植物資源,連香樹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。
西安植物園于上世紀90年代就對連香樹進行了引種馴化,于2021年春季在珍稀瀕危園內開展了定植工作,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,連香樹已在園區內開花,但連香樹的花并不如珙桐那樣鮮艷奪目,因此需要仔細觀察。
三、白辛樹
白辛樹屬于安息香科白辛樹屬,本屬共有3種,其中白辛樹在陜西境內有分布。1987年,西北大學的狄維忠教授等人首次在陜西發現了白辛樹種群,并對該種群進行了詳細的調查,調查結果以《國家重點保護植物——白辛樹》為題發表于1989年的《西北大學學報》上。此后隨著調查工作的深入,又有多位研究人員在陜西南部的佛坪,嵐皋,寧強等地發現了野生的白辛樹種群。白辛樹為落葉喬木,生長年限較久的個體胸徑可達50厘米,每年4-5月開花,花白色,具芳香,8-10月結果,果實外具灰色的毛。陜西南部為白辛樹天然分布的北緣,因此白辛樹被定為陜西省地方重點保護植物,以保護其自然分布。
西安植物園珍稀瀕危園引種的白辛樹長勢良好,已于近期開花,白色的花色彩淡雅,香氣四溢,為園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景色。
文字:盧元
圖片:岳明,張宇軍
![]() |
園林園藝